想省醫療費?長者必讀自願醫保計劃選擇與醫療券整合技巧!
長者自願醫保投保優勢、保費變化趨勢與聯合投保策略
「公立醫院輪候等到頸都長,私家醫院又驚貴到唔敢入?」這是許多香港人——尤其是中老年族群——面臨的困境。選擇一份合適的醫療保險,不僅能為自己爭取安心保障,也能減輕家人的經濟壓力。政府2019年推出的自願醫療保險(VHIS) ,正是解決這道難題的關鍵鑰匙!本文將為你全面解析VHIS長者專屬優勢與互補保險的搭配策略,讓你在保險選擇上更清晰、更安心!

什麼是「自願醫保計劃」?長者適合參加嗎?
「自願醫保計劃」是一項由政府規管、保險公司提供的住院醫療保險計劃,提供保障內容清晰、符合標準的選項,適合希望獲得額外住院保障的市民。
對於年屆60歲或以上的長者來說,自願醫保具備以下特點:
✅ 續保靈活:多數計劃可續保至100歲,部分公司更支援終身續保
✅ 接受已有病歷:如無故意隱瞞,計劃第4年起可保障已存在但未被發現的病症
✅ 可享稅務扣減:每名受保人每年最高可扣稅港幣8,000元(若有納稅義務)
長者醫療保險的特色與實用性
相比普通的住院保險,自願醫保對長者的吸引力更大,因為它針對年長人士的醫療特點做出調整:
✔️ 慢性病覆蓋佳: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心臟疾病相關檢查與治療
✔️ 手術與住院費用賠償上限高
✔️ 涵蓋常見老年治療:白內障、膝蓋置換、癌症放化療等
✔️ 計劃明碼實價,條款公開透明
✔️ 部分保險產品支持免體檢投保,適合年長人士
✔️ 無需等候期 — 自保單生效起即時為您提供保障
自願醫保月供多少?年齡愈高保費有何變化?
年齡層 | 保費變化趨勢 | 保障選擇彈性 | 投保條件與限制 | 建議重點 |
---|---|---|---|---|
50–59歲 | 保費平穩,較低 | 非常多,基本與升級型皆可 | 通常無需體檢,承保容易 | 建議盡早投保,長遠節省保費 |
60–69歲 | 年年上調,開始加快 | 仍有選擇,但附加保障較貴 | 某些產品開始設有限制或調整方案 | 可選擇設定免賠額平衡費用 |
70–79歲 | 顯著上升 | 限制明顯,標準型為主 | 須健康聲明,部分需體檢或有等待期 | 應優先選擇無需體檢且理賠穩定的計劃 |
80歲以上 | 昂貴,選擇極少 | 多為簡化或低額計劃 | 僅少數公司接受,額度與年限有限 | 若有需要應盡早於75歲前完成規劃 |
✅ 一些保險公司提供年繳或一次繳清選項,可享折扣,比如Bupa(保柏)自願醫保計劃(Bupa Hero VHIS Plan)保費低至HK$136/月,首3年共減高達100%首年保費,還有高達85折終生家庭折扣
✅ 某些產品設有「累積保費上限」機制,繳費至指定金額後可自動停止繳費
自願醫保+長者醫療券:互補使用更安心
長者醫療券為政府提供的醫療資助工具,可用於私家診所、物理治療、牙科等項目。每年2,000額度直接抵扣保險自付額。
自願醫保正好補足醫療券的不足:
💡 醫療券支付日常門診,自願醫保處理高額醫療費(如心臟支架、骨折手術等)
💡 可安排先使用醫療券作初步診斷,再由醫保承擔住院費用
💡 醫保理賠不影響醫療券使用,兩者可並行應用
實例建議:70歲林女士患膽結石,使用醫療券就診後住院接受微創手術,醫保成功理賠逾$60,000,未動用子女資金。

選擇適合長者的自願醫保計劃要注意什麼?
🔍 保障內容:是否涵蓋常見長者疾病、癌症、復康療程等
📄 等候期規定:部分疾病或手術設有等待期(30–120日不等)
💰 免賠額/共付額:選擇合適的自負額有助控制保費
🏥 指定醫院網絡:選擇合約醫院時理賠更快、更順利
☎️ 客服及理賠評價:看清保險公司用戶口碑與處理效率
常見問題FAQ
Q:80歲以上可以參加嗎?
A:大多數保險公司接受至80歲投保,少數計劃接受至85歲。
Q:有慢性病就不能投保?
A:不一定。如如實申報,部分病症經審核後仍可承保,或在第4年起獲賠。
Q:月供會持續上漲嗎?
A:VHIS屬於「按年齡調整保費」制,但部分公司提供固定保費方案供選擇。
自願醫保網上投保流程
1.選擇計劃:使用VHIS比較平台選擇合適計劃。
2.健康申報:如實填報近3年內疾病史(如糖尿病、癌症等)。
3.文件上傳:包括身份證明、住址證明及病歷報告(如適用)。
4.即時核保:AI自動審核,最快10分鐘內可獲得投保結果。
5.電子保單:系統自動發送電子保單與稅務證明至申請人電郵。
為自己也為家人,越早規劃越安心
自願醫保計劃為香港長者提供了除醫療券外的另一層保障。儘早參與,不僅可享較低保費,也可累積保障紀錄,減少日後突發醫療費用壓力。
若你希望確保退休生活無後顧之憂,不妨考慮比較不同計劃,選出適合自己預算與需要的醫保方案。今天規劃,明天更安心。